读书是“痛苦”的?
如何苦中作乐?
Continue 青春故事
史超前:他”苦中作乐“背后的秘密
人帅,画好,成绩优,今天的这一期,是一位温州学员的故事,让我们来围观康康。
读的是学霸学校,目标是考上国美
在听到史超前说他考高中那会儿是全市重点中学那一届唯一的一个美术特长生时,我吃了一惊,果然画室高手云集啊,只是每个人都比较低调。
他还回忆说,高一高二学校以学习为主,他在班里的成绩属于前十,但在全校是中等偏上偏下,因为学校顶尖的学霸都是清华北大的,我拿笔的手突然颤抖了一下。当他说到他们高中每年都有几十个上浙大的,他们刚入学那届,毕业的高三就有60多个浙大的,我再也淡定不了了,这是什么学霸高中?!
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走艺考,来到大象画室学美术,因为想要考国美,他的美术启蒙老师也推荐他来到这边,因为这边对国美的方向把握更好点。
出来学美术,每个学生都怕自己的文化课成绩掉得太多,甚至有传言说“你这么久不碰文化课,文化课后面学会补不上来”,他内心也忐忑,直到后面问了学校前几届学美术的学长和老师,他们说只要你基础在,后面花一定的时间去重新巩固知识,文化课再怎么掉也不会掉那么厉害,他才放心。
他对待美术的态度,就像学文化课那样
不问不知道,原来他以前高中上美术课,老师讲美术理论知识时,别人在底下写其他科作业,他就会在课上做些笔记,学美术的那股认真劲,就和学文化课没有两样。
他逛书店,不仅买名著小说来看,还买很多名家经典全集画册,比如梵高、莫奈等等还有一些画家的那种超清画册,因为图边上会有一些画家一生的介绍,还有编者对他每一幅画的注解,所以看着了解也就多了。他会去感受那种笔触,用色,也会反问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感觉是什么,想着他们作画时的心情可能会是什么。对大师作品的赏析和思考,往往对自己的画面会有很多的帮助。
临近联考有压力,也有鞭策感,但总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他清晰地知道专业课更重要,然而上次考试速写却稍微滑铁卢滑了一下。因为状态不太好,也没那么快投入画画,晚上正好是色彩课,就画得跟XX一样,单单一张稿子的框架,还是临摹的,就画了四五张,画不好就撕了重画一直反复,较起真来也和做文化课题目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
因为本身也知道心态越不好,画得越差,越差就画得越不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他后面也在慢慢的自我调整,在最后1个小时里,重新画了一张铺框架的色稿,效果比之前好。
生活嘛,要有情调
他写小说,玄幻的,科幻的,也有叙事文,也有情感抒发类的,也去参加过比赛,在宿舍有时会看一些作家比如说高尔基啊等等名人写的一些小说散文,也会去看一些像林清玄先生写的比较能让人心情平静下来的书籍。
即便在画室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史超前也可以完全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让自己过得特别空白。因为在他眼里,“生活嘛肯定要有情调,就是要用东西来装点自己的一生的。”
“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直线,一个起点一个终点,所有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但人生这条线却各有各的不同。有些人的人生可能是白线,有些人就是彩虹,有些人是细的,有些人是粗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条线更加充实更加完美。”
“我不希望我的一生就这样碌碌无为的什么都没有,外在虽然是光鲜亮丽但内在是空虚的,我不希望我自己是这样的人。不论是现在这个时期还是以前,都是读书,或者画画,我肯定会给自己找一些别的事情来装点自己的生活,这样生活就不会单调,不单调才不会觉得枯燥,不枯燥心情就会更加地愉悦。”
接下来,在绘画上,他也将更加努力,寻找更多的不足,充实自己的画面。
史超前学习见解:
把每门课研究透,找到自己的方法
无论是三科里的哪一科,首先自己心态要好,画画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就像梵高前期的作品完全可以感受得出来那种心情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会觉得他是去刻意表现心情,但是我觉得其实就是在画自己,画自己的内心,我觉得他是没有刻意去表达,但他们的能力已经能让他们在画面里表现出自己的内心。
其次我认为基础扎实也很重要,像毕加索,虽然他后期的作品很抽象,但是我后来看了他前期的作品其实他在少年时期的时候他也去学了欧洲那种古典画法,写实油画,那时候的画面已经非常棒了,有了这种底子在之后,他才会去寻找自己对画画的认识,还有一种突破,和自己的风格,所以绘画的底子很重要。
陈毅恒老师说的,如果画面做的很好,只需要改一些方式就能适应各种考试。所有的画面可以比喻成树,唯一的区别就是可能是胡杨可能是柳树,可能是坚挺的,可能是飘柔的,最基础的就是先做成那棵树。
史超前部分作品欣赏